周邊神經移植脊髓的實驗 讓老鼠恢復了後腿肌肉功能 |
雖然攻擊的批評如冰雹般降下,其他的科學家把這個研究稱為「無恥」「假造」,但是這個研究好像電流一樣,電擊到千萬個癱瘓的病人,給了他們一個希望。 雖然醫師們隨即指出,這個上週才發現的成果,要變成有效的治療方式,可能還要好幾年。但是對這個發現他們也感到很振奮。 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Wise Young 醫師,在文章的評論下寫道:「人類的脊髓傷害可以有效地治療讓其再生,這已經不只是想像,而是一個可能實現目標」
鄭宏志 ( Henrich Cheng ) 領導的 Karolinska 研究成員花了很多苦心來避免以往研究中犯的錯誤。他們把 34 隻白老鼠的胸椎第八節 去掉 1/4 inch ( 5mm ) 的脊髓,擴大斷端間的距離,以便確定中間沒有任何神經組織存留。以防造成假性的成功 (false positive)。 他們依照了一個非常精確的藍圖來建造這個橋樑。這個藍圖精確地區分了脊髓的白質與黑質兩種不同的神經組織。 白質部份的神經都包著一層叫「神經鞘」的物質。這個物質的作用就好像是電線外層的絕緣體一樣。沒有絕緣體的部份則是灰質。 白質是幾乎是不可能再生的。但是要激發灰質的生長,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首先,將 18 小段的肋間神經 ( intercostal nerve ) (即所謂的動物週邊神經系統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 植入上述切斷的空隙中。 Cheng 醫師是利用老鼠胸部肌肉的神經當橋樑。 一端連接脊髓含絕緣體的白質部份,另一端則接到不含絕緣體的灰質部份。他希望這樣灰質的神經可以向著白質生長,重新建立接觸。
其次,研究者再用一種由「 fibrin 血纖維素」(強黏性蛋白質,能協助血液附著)及營養劑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 所組成的 「生物膠 ( biological glue ) 」之天然黏合劑來固定橋樑在適當位置的。
過來是等待。 前三個月並無變化,老鼠都是拖著後腳走。 然後有一天,有幾隻開始會彎曲他們的後腳肌肉了。一開始很笨拙,然後當力量逐漸變強後,老鼠就開始四處爬著走了。 一年後,雖然走的還是不很正常,後腳已經可以活動並且支撐身體重量了。
要想讓癱瘓的病人離開輪椅站起來,是還早。 大部份脊髓傷害的病人,是脊髓受到壓碎傷而不是被整齊的切斷。所以現在還不知道這項醫學進步對病人有什麼助益。 重要的是,Cheng 醫師跟他的同事已經證明,基本生理上並沒有什麼會阻止受傷脊髓進行修復的東西。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延伸閱讀:
讓脊柱(脊髓)思考下一步更好
發展脊髓修復技術的呼吁(籲)書
脊髓神經之重建(林啟光)
脊髓神經之重建(鄭宏志)
脊髓修復之未來展望及其他
鄭宏志醫生脊髓修復手術進入人體試驗第二期
以色列利用巨噬細胞治療脊髓損傷進行第二期人體試驗
大陸黃紅雲醫師已開始利用鼻鞘神經細胞的脊髓新手術
鄭宏志醫生脊髓修復手術進入人體試驗第二期
鄭宏志醫生 1996 年白老鼠脊髓修復手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