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傷全身痙攣癱瘓 脊髓腔注射重新站起復建 | |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07.01.24 | ![]() |
大學生車禍造成頸椎受傷,導致四肢癱瘓,而且還嚴重痙攣,肌肉蜷曲,雖還殘存部分運動功能,卻因嚴重痙攣無法進行復健, 中國醫藥大學 附設醫院 為病人植入幫浦,將抗痙攣藥直接打進脊髓腔,痙攣症狀受到控制,病患可以展開復健治療,他說,人生又充滿希望,打消自殺念頭。
三年前就讀 雲林科技大學 環球技術學院 三年級的馬世昇,一天上午騎機車上學途中,不幸與農用鐵牛車相撞,他被撞飛再重落地面後不省人事,醒來後,全身癱瘓,馬世昇說,只剩嘴巴還能動。
復健部醫師周立偉說,馬先生被送進急診時,因為第四、五節頸椎受傷,導致四肢癱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
主治醫師周立偉今天表示,馬志昇受傷的情況類似當年從馬背上摔下的
「超人」克里斯多福
,第四、五節頸椎受傷,但情況稍好一點,屬於「不完全脊髓損傷」,可以說話溝通,還殘存部分運動功能。然而嚴重痙攣成為復健路上的最大阻礙,雙手無法持物,雙腿不但無法自主性活動,連照顧者想幫病患伸直都不可能。更慘的是,肛門外括約肌因過度反射性收縮,甚至一週才能排便一次。
馬世昇在植入幫浦前,為了克服痙攣的狀況,馬志昇試過高劑量的口服抗痙攣藥,也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療效都不明顯。周立偉說,十五年前,脊髓腔內注射方式問世時,是將抗痙攣藥貝可芬 (Baclofen) 直接打進脊髓腔,因無須循環全身,劑量縮減至口服量的千分之一,避免了全身性的副作用。
後來植入幫浦法發展成功,就是在前腹部皮下埋入一個植入式幫浦,以管線連接到脊髓腔直接作用。 衛生署 在去年 (2006) 核准引進,目前有全球有八萬多名接受相同療法的,馬志昇成為中國附醫的首位受惠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 醫師邱尚明在他脊髓腔內植入幫浦, 24 小時連續給抗痙攣藥物,讓痙攣肌肉鬆懈,五個月見效,現已能握筆寫字並起床練習走路。植入幫浦後,現在他只要每隔三至六個月回來補充藥物,並視情況調整劑量即可,ㄧ次約五千元。但這項療法目前健保未給付,馬志昇為植入幫浦花了四十三萬元。邱尚明指出,這類療法適用於中風、脊髓損傷、腦性麻痺造成的嚴重肌肉痙攣患者。
馬志昇說,從去年九月二十六日植入幫浦以來,五個月來,因為痙攣改善了,他得以展開積極的復健治療,如今進步到可以握筆寫字,自己拿湯匙吃飯,還有離床站起來練習走路。周立偉也鼓勵他,可以考慮完成學業,將來順利進入職場。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邱尚明說,正常人的大腦可以控制反射動作,防止痙攣發生,中樞神經受傷者則不然。肌肉若長期嚴重痙攣,將造成關節緊縮,身體也會感覺極度不適。治療方式很多,復健、藥物、開刀都有,口服抗痙攣藥貝可芬 (Baclofen) 最常被引用。但三成左右的痙攣患者抱怨,無法忍受口服藥的副作用,或是療效一直不如預期。
馬志昇是家中獨子,父親在雲林老家務農,為了治好兒子的病,這段期間,他的家人試過各種醫療方式,雖然家境不是很好,前後已花了五百萬元,連三個妹妹也受累,大妹妹還從大學休學打工,母親因為憂慮兒子去年五月病逝,期間,馬志昇還被父親帶到國術館治療,結果硬將其僵直腿部拉直卻造成腿被拉斷,還花了一百多萬元治療,現在馬志昇與看護租屋在中國附醫附近,每天由看護帶到醫院復健,他說,在痙攣未改善前,他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瞪著天花板,幾度萌生自殺念頭,現在他努力做復健,對未來人生又充滿希望。
貝可芬 (Baclofen) : |
嚴重痙攣病人之治療: |
介紹: |
處理痙攣的藥物常有不錯的效果: Baclofen 是作用在脊髓內控制痙攣肌肉的神經。這是用的最多的抗痙攣藥物,大多數病人對此藥物反應不錯。劑量要根據個別病人的情況小心調整。劑量太低沒有效果,劑量太高,則會產生疲勞與虛弱的感覺。使用此藥最常見的錯誤是太早放棄,劑量還沒加到足以適度的放鬆肌肉變停止了。對於 Baclofen 的反應,個別差異很大,有人只要 5 毫克的藥丸,一天半顆就夠了;有人則要每次吃 8 顆,一天吃 4 次才夠。
而在臨床研究報告顯示,約 25~35% 的痙攣患者,對口服抗痙攣藥物會產生無法忍受的副作用或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所以在西元 1984 年,就有人研發出經由脊髓腔注射方法投與抗痙攣藥物 (Intrathecal Baclofen) ,並於西元 1992 年通過
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 (FDA)
核准上市來治療:
1. 腦行麻痺 (Cerebral Palsy) ;
2. 腦部損傷 (Brain Injury);
3. 脊髓損傷 (Spinal Cord Injury) ;
4.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
5. 中風 (Stroke) 等嚴重痙攣的患者。
A. 篩選病人: |
B. 藥物測試: |
C. 安裝體內可調適幫浦: |
D. 流量調整與藥劑補充: |
貝可芬 (Baclofen) 引起的意識改變: | 張豫立、周美惠、林明芳 |
貝可芬 (Baclofen) 中毒的治療: | 台北榮總 楊振昌醫師 |
前言及流行病學: |
毒理機轉: |
臨床表現: |
實驗室檢查: |
治療及預後: |
1 脊髓腔 Baclofen 注射 (ITB) | |
大家好! 我是:linchulin ( Come from 116.59.116.108 )年齡: 48 居住地:新竹市 我來的時間是:中華民國 97 年 05 月 20 日 01 時 52 分 我的Email位址:silva.ac88@nctu.edu.tw 我是脊髓損傷者 95.4.13 受傷,隨後 96.4 月接受脊髓腔內 Baclofen 注射 (ITB) 。 |
|
大家好! 我是:馬世昇 ( Come from 61.230.15.59 )年齡: 25 居住地:雲林縣 我來的時間是:中華民國 97 年 08 月 27 日 23 時 25 分 我的Email位址: 我是馬世昇,我在2006年9月接受ITB治療以後,到現在已經將近2年了,在痙孿方面的問題真的改善很多。治療前,雙腳方面的張力非常強,很難出力,增加復健的困難,頂多只能在床上做簡單的復健動作;另外,在穿脫衣服方面也是非常不便,讓我的照顧者很頭痛。直到接受ITB治療,雙腳不再像以前那麼僵硬,復健時甚至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日常生活也比以前活動自如,現在使用電腦和滑鼠,也不需要依賴輔助器了。所以,ITB真的是一大救星,讓我減緩飽受痙孿的痛苦。 |
|
|
延伸閱讀:
脊髓腔注射貝可芬抗痙攣
台北榮總新發明 筷意人生 手殘也能夾豆腐
南大成功研發脊髓損傷者復健輔具「功能性電刺激踩車系統」
中國大陸的脊髓損傷新療法
植入電極 幫助四肢癱瘓者咳嗽
神經建築師:楊詠威 (Dr. Wise Young)
脊髓損傷十問 (Dr. Wise Young)
重覆性顱磁刺激術 (rTMS) 有助脊髓損傷者
奶嘴神奇 羅錦興為脊髓損傷者找到出口
晶片植入腦,念力操縱機器,癱瘓也能操控
脊髓損傷者的明天 - 鼻鞘神經細胞
會思考的人工手臂
猴子動動腦 機械臂就會動
橫隔膜電刺激手術 讓「超人」靠自己呼吸
褥瘡感染 超人李維病逝
工研院開發「透明質酸」抗粘黏 有效應用脊椎術後